icon-search
icon-search

【匠人時間-淺談『雷射工藝』】

【匠人時間-淺談『雷射工藝』】
維基百科:『透過受激輻射產生的光放大 (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)』
--
雷射(LASER),人類開始研究雷射已經有近一個世紀的歷史,第一台商用雷射機種被發明至今也有近半個世紀。在雷射的眾多種類中,最成熟的技術應該就屬氣體雷射的發展與製造了,所謂的氣體雷射,顧名思義,便是使用氣體作為介質,在兩端使用高電壓的方式激發氣體產生雷射光束,再透過功率與速率的控制在目標物的表面造成切割與燒烙(也就是雕刻)的痕跡,雖然原理聽起來非常簡單,但是透過成熟的操作技術,便可以執行出漸層,灰階,網點,深淺等效果,如果進一步將立體的觀念的導入,更可以透過組組裝的方式生產立體的物件。
--
在小兔子壞壞創客工作室裡,就有一台使用二氧化碳氣體的雷射雕刻機,它可以處理的範圍相當廣泛,例如木頭、葉子、皮革、紙張、壓克力、橡皮都可以執行雕刻與切割的作業,至於硬度較高的物體,如玻璃、石頭、部分金屬表面材質則是可以留下雕刻的痕跡。
--
雷射加工是一種具破壞性的技術,透過高溫的雷射光束,在指定範圍內燒除材質表面,留下無法修復的痕跡。如果讓雷射停留的時間足夠長,它甚至能貫穿材質,達到切割的效果。由於雷射的原理是高溫燒焦,因此成品通常是單色的。然而,如果因此認為雷射的表現力有限,那就錯了。就像黑白照片一樣,雖然只有一種顏色,但透過燒痕密度的變化,依然能呈現出豐富的畫面內容。優秀的雷射技術可以精確地控制光點的大小和位置,即使是影像也能雕刻得栩栩如生。對於原本設計成單色的圖案,還能藉由調整雕刻深淺,創造出多層次的質感效果。隨著雷射技術越來越普及,成本也逐漸降低,因此你會看到許多令人驚豔的作品不斷被設計出來,這些都依賴於創意與技術的結合。


上一頁

您的購物車目前還是空的。
繼續購物